山蝸牛科(Cyclophoridae)是台灣有口蓋的蝸牛類群中,除了芝麻蝸牛科(Diplommatinidae)以外,物種最多的一個大科。大部分種類都是地棲性,只有二種完全樹棲性的青山蝸牛屬(Leptopoma),和一種在林下灌叢的斯文豪氏帶管蝸牛(Dioryx swinhoei)。同屬物種在生態習性的差異不大,僅是分布區域的不同。各屬在體型大小和外型的差異都頗大,另外也可以觀察口蓋是薄片或是多層碳酸鈣厚塞蓋的形式。
- 山蝸牛屬(Cyclotus)在台灣有二種,分布台灣本島和蘭嶼、綠島、也延續到八重山群島。高塔台灣山蝸牛(Cyclotus adamsi)分布大安溪到南澳溪以北,台灣山蝸牛(Cyclotus taivanus)分布東澳溪到大安溪以南,以及蘭嶼、綠島、八重山群島。二種除了分布區域不同,外型的差異也很明顯,殼型一高一低。這二種都可耐旱,從淺山到中海拔都有分布,但是在海拔500公尺以下的族群量較多。
- 帶管蝸牛屬(Dioryx)台灣記錄一種的斯文豪氏帶管蝸牛(Dioryx swinhoei)。分布台灣本島到南迴?2500公尺以下略潮濕的森林低層灌叢。在中海拔經常出現在人工林下的雙蓋蕨上面。亞成體灰色,較不好認。
- 東洋蝸牛屬(Japonia)台灣記錄三種以上,廣泛零星分布台灣本島到南迴?和蘭嶼的低到中海拔。只有在台北盆地內和蘭嶼略為普遍。
- 青山蝸牛屬(Leptopoma)台灣有二種,台灣青山蝸牛(Leptopoma nitidum)分布台灣本島濁水溪下游到宜蘭頭城以南,北部海拔250/西南部海拔850公尺以下略為潮濕的森林。同種最北分布至沖繩島,最南至菲律賓和新幾內亞(註)。斑青山蝸牛分布蘭嶼、綠島,以綠島有較多紀錄,蘭嶼早期有許多地點紀錄,近年只剩深山有族群。此屬廣泛分布澳洲北部至東南亞地區、海南島、廣東、菲律賓、台灣,最北至沖繩島。早期在更北邊的德之島也有紀錄,甚至有德島綠蝸的俗名,但是在近幾十年可能隨著近山地區的森林開發,已經讓族群滅絕。二種在地理分布不同以外,體型大小也有明顯差異,另外斑青山蝸牛除了青綠色,也有多種花紋的個體。
- 小山蝸牛屬(Platyrhaphe)台灣記錄三種(蘭嶼?),分布全島和蘭嶼、綠島、小琉球,海拔1500?公尺以下,但是在海拔500公尺以下生物量較多。小山蝸牛這屬中是最耐旱且適應人工干擾的次生林環境的蝸牛。活體數量不多,但經常可以發現累積了大量死殼。會裹泥巴。
- 扁山蝸牛屬(Ptychopoma)台灣記錄一種扁山蝸牛(Ptychopoma wilsoni),分布濁水溪南岸到太魯閣?以北的內陸,海拔250-2500公尺以下有潮濕腐質的環境。
- 扁帶管蝸牛屬(Chamalycaeus)台灣記錄二種,少量零星分布在南投到宜蘭以北,海拔1000公尺以下,只有在台中一帶較普遍,二種可能是同種。
- 螺線微山蝸牛屬(Cyathopoma)台灣記錄一種的台灣螺線微山蝸牛(Cyathopoma taiwanicum),廣泛分布本島2500以下濕涼腐植質多的環境。小族群分散但一次出現的生物量多。會與芝麻蝸牛、罌粟蝸牛等混生。
- 大山蝸牛屬(Cyclophorus)台灣記錄一種以上的台灣大山蝸牛(Cyclophorus formosaensis),殼緣稜角從北至南漸凸,北部的與沖繩島的種類外型接近,可能是近緣種。廣泛常見的分布海拔2500以下,1000公尺以下數量較多。
Cyclotus 山蝸牛屬
Dioryx 帶管蝸牛屬
Japonia 東洋蝸牛屬
Leptopoma 青山蝸牛屬
Platyrhaphe 小山蝸牛屬
Ptychopoma 扁山蝸牛屬
Chamalycaeus 扁帶管蝸牛屬
Cyathopoma 螺線微山蝸牛屬
Cyclophorus 大山蝸牛屬
沙巴的青山蝸牛屬(Leptopoma)族群遺傳結構與地理上的色彩多樣性(2017文獻)
https://enaliarctos7th.blogspot.com/2018/03/leptopoma2017.html
山蝸牛屬(Cyclotus) 分類記錄
https://enaliarctos7th.blogspot.com/2017/02/cyclotus.html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