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4月9日 星期六

上山撿貝殼(蝸牛死殼) Some experiences about dead land snail shells

 海邊可以撿到貝殼,山上也有蝸牛死掉後留下的空殼可以撿。找蝸牛死殼跟採集蝸牛的方法差不多所以就不多介紹了。

撿死殼的目的:

1.減少野外族群的採集壓力
2.記錄數量稀少的物種
3.了解族群生存壓力
4.活體發現數量不多或沒有發現成體時,可以用完整甚至新鮮的死殼來代替,作為判斷物種(有些亞成體不易分辨)、記錄色型&殼形
5.學習辨認物種(成體新鮮死殼較佳)


 台灣蝸牛Satsuma formosensis通常只會發現殘破的死殼,活體極少見。這顆太過脆弱沒有收。
超音波震盪清洗機。
採集到的死殼內常有泥土,可用(針筒+棉花棒+牙刷+尖鎳子+軟鐵絲+超音波清洗機)來做清洗。
有些死殼保存狀態較差或本身殼較薄,大概殼口看進去是乾淨的就好。
有邊邊的拿取的時候比較不會滾落

 洗好正在晾乾的貝殼。貝殼平鋪在廣口的盒子中,我通常會放室內通風處放三天,吹冷氣更快。晾乾的殼有時候還可以倒出一點土,可以先處理避免污染標本盒。通常標本採集資料會在等晾乾時建檔,之後就進入寫標籤紙的地獄,最後放入收納盒中乾燥保存。



考古學家的一些經驗談:

(一)一些微型蝸牛像是: 芝麻蝸牛Diplommatinidae spp.、罌粟蝸牛Carychiida spp.、錐蝸牛Subulinidae spp.、扁帶管蝸牛Chamalycaeus spp.、那霸黍蝸牛Parakaliella nahaensis、奇襞煙管蝸牛Thaumatoptyx spp.等,其中芝麻蝸牛Diplommatinidae spp.和錐蝸牛Subulinidae spp.較容易保留在環境中。除了本身族群量大,跟殼的厚度和結構有關。例如芝麻蝸牛的殼就以有精緻結構知名,用力捏都不會碎。錐蝸牛的殼本身較鈣化而且身形細長,也可以保留較久。
 福杭氏扁帶管蝸牛Chamalycaeus hungerfordianus。山蝸牛科通常有厚重的殼,但微型的扁帶管蝸牛殼卻很薄,死殼很多都會破損。
 鹿村芝麻蝸牛Diplommatina camura。芝麻蝸牛的殼結構相當精緻堅固。
 那霸黍蝸牛Parakaliella nahaensis。新鮮死殼很多代表族群量大,但鈣化後就很容易破碎。


(二)如果一個地方新鮮死殼很多代表族群量大,例如: 扁蝸牛、那霸黍蝸牛、葛蘭氏盾蝸牛spp.另外通常幼蝸的新鮮死殼量很大,表示幼蝸死亡率高。擁有多年且多物種飼養經驗的研究單位也是說產卵量大的蝸牛孵化率低,而且會越養越少。


(三)無肉不歡的肉食性蝸牛與乾淨新鮮死殼
通常撿蝸蝸撿到草包蝸牛的時候,這方圓十公尺的小型蝸牛的殼都會很新鮮且乾淨。推測苦主通常是葛蘭氏盾蝸牛spp.,不過陸生渦蟲也是蝸牛一大天敵,這就不好確認原因。
 草包蝸牛Elma swinhoei
為肉食性蝸牛,會吃蝸牛和其他軟體動物。

(四)死殼狀態
(1)有時候撿到新鮮死殼甚至還帶有黏液,如果是完整的可能是被小型無脊椎動物或食蝸蛇吃的。
(2)如果是殼頂被破壞的可能是鳥類吃的,破壞側面的可能是地面的齧齒類所吃的。
(3)自然死亡的殼內會因為軟體分解而殘留黑褐色膠狀物。

(五)保存在環境中的殼
蝸牛殼由內而外有三層構造,最外層為殼皮,通常顯現蝸牛的花紋,可保護最內層的碳酸鈣不被環境中的酸性腐蝕;中層為珍珠質,也具有保戶內層碳酸鈣的功能,最內層為最厚的碳酸鈣層,主要為蝸牛殼的結構,三層構造由外套膜分泌形成,可以隨著蝸牛殼的增長(變多圈)而延伸,內部的碳酸鈣層可以加厚,但殼皮磨損就無法恢復。因此老蝸牛通常花紋會很模糊。
花紋被磨蝕的扁山蝸牛Ptychopoma wilsoni 老人
蝸牛殼的厚度和老蝸牛殼的磨損程度與環境中的鈣質和腐植質量有關。鈣質豐富的地方蝸牛數量較多,殼也較厚,反之潮濕且腐植層厚的鬱閉森林、或針葉林中,有時候蝸牛反而不易見。
(六)蝸蝸俱樂部
蝸牛活動能力弱又對環境變化敏感,通常蝸牛會集中在一處可能直徑十公尺內的微小棲地。這就看經驗啦!

(七)喜歡吃蝸牛肉的腐生昆蟲——蚤蠅

沒洗乾淨的殼裡面偶爾會羽化出蚤蠅。大型的蚤蠅蛆蛆兒以蝸牛腐肉為食,另有長得像瓢蟲幼蟲的是雌蟲成體。

後記:因為目前看得文獻不多有機會再介紹。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生物地理分佈圖表示方法的10個思考雜談

  生物地理分佈圖表示方法的10個思考雜談 對生物了解越多越激發更多的思考。這篇沒有什麼重點,大概記錄一下最近頭腦的靈光一閃。幾個重要的問題都會另寫一篇文章來深入討論。或許用個圖會比較好,但是我好懶惰。 1.某些山區的動物可以棲息在草原甚至都市,例如:梅花鹿、鼬獾、白鼻心。梅花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