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為備份資料,為保護作者文案智產內容不公開,內容請參考另一篇之連結)
科學演講:
另有貝類學會、各大學之專題演講
中山大學生科系
演講者:
黃重期 副教授 / 國立高雄大學 生命科學系
講題:
球蝸牛屬陸貝的生物地理學與生物多樣性 Biogeography of land snail genus Acusta — diversification on East Asian islands
演講日期:
110年4月15日
時間:
14:10
演講地點:
生科館2F會議室(理BI2002)
科普演講:
謝伯娟。2009。金門林務所。四季森活系列講座「蝸牛不思議」,報名要快喔!https://www.kinmen.gov.tw/News_Content.aspx?n=1BC6B0D9638A6EE2&s=2A165BCF56818E8D&Create=1
黃重期。2021/12。高美館。生態推廣講座。認識蝸牛及台灣蝸牛現況。高美館臉書粉專。
展覽活動:
一、活動:
主要是特生中心蔡奇立和中華自然保育協會謝伯娟辦理
https://kmweb.coa.gov.tw/knowledgebase.php?func=0&type=0&id=369473
2015/11。圓山生態教育館【來,跟蝸蝸say hello】
https://www.facebook.com/fb.yuanshan/?__tn__=-UC*F
翻閱圖鑑和展品
一、 蝸牛S的秘密生活 (4場次)
二、 台灣蝸牛S的家族介紹 (4場次)
三、 台灣蝸牛S的研究調查實作 (1場次)
蔡奇立、謝伯娟等眾多講師。2014/5 台灣陸生軟體動物多樣性保育推廣活動 蝸蝸樂 工作坊 https://www.facebook.com/photo?fbid=735854666447437&set=gm.458318594299513
一、蝸蝸樂工作坊 (基礎介紹、鑑識、調查與採集訓練) (5場次)
二、蝸牛S的秘密生活與臺灣蝸牛家族介紹 (合計5場次)
https://www.facebook.com/photo/?fbid=995265670506334&set=gm.698150256983011羅元鴻提供場地及活動照。50151107.8蝸台瘋工作坊果然紅
https://www.facebook.com/media/set/?set=oa.728056050659098&type=3
謝伯娟講者之一。2016/1。臺灣生命大百科教育推廣暨交流工作坊。[蝸牛.臉書.公民科學]
與動行研討會合辦
https://www.facebook.com/taieol/photos/a.391892757489486/1114680401877381/
陳志勇、蔡奇立、謝伯娟。2016。蝸蝸園工作坊。
二、展覽:
2009。宜蘭綠色博覽會。以牛為主題,設立FUN牛館、鐵牛館、牛頓館、蝸牛館及童話牧場等 http://j7.lanyangnet.com.tw/igreen/2009/
宜蘭縣政府/縣政新聞。2009。體驗慢活意境、學習蝸牛精神,臺灣特有種蝸牛、綠博蝸牛館豐富呈現。https://www.e-land.gov.tw/News_Content.aspx?n=770C4B84956BD13B&s=D207BDFE9D79714B
財團法人臺北動物園保育教育基金會、臺北市立動物園、臺灣生物多樣性保育學會、遠流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台北動物園。2005/10-2006/1
-----------------------------------------------------------------------------------------------------------------
文宣內容:
謝伯娟。2009。金門林務所。四季森活系列講座「蝸牛不思議」,報名要快喔!https://www.kinmen.gov.tw/News_Content.aspx?n=1BC6B0D9638A6EE2&s=2A165BCF56818E8D&Create=1
蝸牛的種類豐富,在臺灣約有329種這麼多,但最為人知的大概就是「非洲大蝸牛」了。有鑑於此,林務所為讓大家更瞭解蝸牛的基本知識、分類的方式、鑑定蝸牛的基本影像要求、蝸牛殼的保存方式、拍攝蝸牛的攝影技巧等等,特別在四季森活系列講座中,安排了「蝸牛不思議」演講活動,讓大家有機會對這微小又重要的動物有更深一層的認識。
林務所特別7月19日及20日兩天在植物園中山室邀請蝸牛達人謝伯娟老師蒞金演講,兩天主題分別是「蝸牛的異想世界」及「蝸牛不思議(親子場)」,歡迎想瞭解蝸牛的朋友們,把握這難得的機會踴躍報名。
7月19日(星期五)下午14:30-16:30,將與您分享「蝸牛的異想世界」這個講題,在農村中最常聽到「蝸牛」啃食農作物這件事,但除此之外您還知道蝸牛在我們的生活動伴演那些角色?透過品嚐蝸牛料理及敷敷蝸牛面膜,讓我們一起來瞭解這個暨熟悉又陌生小動物吧!
7月20日(星期六)上午9:00-11:00「蝸牛不思議(親子場)」,則歡迎家長帶著小朋友一同參與,透過觀看照片、影片及遊戲的過程中,瞭解到蝸牛的身體構造,同時也介紹蝸牛的食、衣、住、行及育樂等生活。另外,還會讓小朋友們穿上蝸牛裝來場「蝸蝸爬行比賽」,體驗一日蝸牛的生活。
另外,林務所表示,本次講座報名成功且全程參與者,將可獲得環境教育學習時數,另外還能得精美小禮物1份,每場共有30個名額。報名專線:352846轉205翁小姐,另外也開放線上報名(網址https://forms.gle/PSAA1xfGyjv7rZuU7) ,數量有限,額滿為止。
時間|12.4(六)14:00-16:00
你可曾在大雨後造訪高美館?這時園區的氛圍有點不同,除了此起彼落的蛙鳴外,更要小心腳下的地雷-非洲大蝸牛們出來覓食了。除了因體型龐大很難忽視的非洲大蝸牛外,湖畔園區植物上爬行的扁蝸牛,落葉堆土地上的迷你錐蝸牛、蛞蝓…等,在這個時候才能明顯觀察到。
蝸牛在自然界的功用到底為何呢?種植園藝植物的人因植物或作物受損,有的人會將蝸牛視為害蟲,但他真的有害嗎?
其實害蟲益蟲都是人類自己的角度出發,在自然界中,萬物都有其功用,蝸牛作為植物的分解者,可以促進改善土壤,並在取食的過程中促進資源循環。同時牠也是許多生物的食物來源,維繫著大自然食物鏈的平衡。
本次活動很高興邀請到國內少數的蝸牛研究學者-國立高雄大學生命科學系的黃重期副教授,教授經常在野外採集發掘蝸牛新物種與分類,並發表了許多未被記錄的蝸牛物種,有感於近300種台灣原生種蝸牛超過200種都是外國學者發表,重期教授期望台灣原生種的發現及命名能由台灣人發表,並將研究成果留在台灣,也因為台灣棲地環境的多樣化,尚有許多新種待發現及研究,他也持續努力發現更多新物種,為台灣自然生態留下軌跡。常見的蝸牛其實並不那麼被大家所熟悉,這次邀請重期教授帶領大家認識這個奇妙的小生物,下次見到牠,或許你的感覺也不同了!
免費參加 ,敬請預先線上報名並準時入場!
注意事項
1.為因應防疫狀況,請事先於官網 https://reurl.cc/WXWp57 線上報名,入館時簡訊實聯制,並配合體溫測量及戴口罩,座位採梅花座方式請自主間隔1個空位入座。
(配合本館防疫,入館時如未戴口罩或體溫超過37.5度者恕不予進場。)
2.活動當日,如遇高雄市政府發佈全市停班停課(例如颱風、豪雨等不可抗力天災),則本館當日活動皆取消辦理或延期辦理。
3.本次活動皆進行現場攝影紀錄,參與本活動即同意授權本館將相關影音資料製作非營利之美術教育推廣影片和出版品,公開播送、上映、傳輸之權利。
4.本館保留活動修改及解釋之所有權限。
蝸蝸樂工作坊
【課程簡介】
針對網路社團【蝸蝸園-臺灣陸生蝸牛交流園地】社員舉辦培訓活動,增加社員利用網路平台,記錄生活週圍所發現的蝸牛,除了協助物種記錄外,更利用影音的分享,了解蝸牛的科普知識,以傳播蝸牛保育的觀念。
※工作坊內容包括:
1. 有關蝸牛的相關基礎知識介紹;
2. 人與蝸牛;
3. 蝸牛在公民科學與環境保育教育上的應用;
4. 台灣常見蝸牛的分類介紹;
5. 蝸牛採集、調查、飼養、鑑定、標本製作、攝影等等的教學;
※特別歡迎下列單位參加
1. 需要執行動物相調查計畫(含陸生軟體動物相)之研究團體或單位。
2. 實施環境教育計畫與推廣自然保育相關單位。
【舉辦場次】4場次
【舉辦方式】舉辦時間與地點將配合協辦單位實施,舉辦方式與課程細節,也會配合舉辦單位策劃。
【報名與錄取】
■ 即日起至9月10日止,採網路報名。
報名錄取者將會收到E-mail通知確認,並進一步討論活動相關細節。
■ 錄取單位數:4個 (正取4個 備取2個單位)
■ 注意:主辦單位將依據報名欄位中 "報名原因"說明,與可配合舉辦時間,錄取4名報名團體,本單位保有最後錄取權利。
■ 活動地點:服務到家,至申請單位舉辦
【來,跟蝸蝸say hello】
最近,小員丁在每天的戶外打掃工作中,發現好多大大小小的蝸牛朋友,用令人驚訝的速度(真的,不慢),在落葉堆自在地『東奔西跑』呢!
其實,我們統稱的蝸牛,可是個勢力龐大的家族喔!但大多數人對牠們並不那麼熟悉,所以,本期的保育小學堂,要讓大家進行簡單的觀察紀錄!一起來認識可愛的蝸牛吧!
一、 蝸牛S的秘密生活 (4場次)
二、 台灣蝸牛S的家族介紹 (4場次)
三、 台灣蝸牛S的研究調查實作 (1場次)
【指導單位】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林務局
【主辦單位】中華自然資源保育協會、特有生物研究保育中心、靜宜大學生態人文學系
活動介紹
【蝸牛S的秘密生活】蝸牛初階入門課程。
【課程介紹】
這是一個認識蝸牛的初階課程,包含蝸牛各部身體構造解說,像是眼、耳、口、鼻、軟體的身體檢查,介紹蝸牛的食、衣、住、行、育樂(?)等生活,也介紹蝸牛的吃、喝、拉撒、睡等行為。除了這些蝸牛基本知識大解密外,課程中也會解說蝸牛的生態重要性,吃與被吃是蝸牛在自然界的角色,如何利用吃與排泄,來循環環境中的營養物質;又如何在被吃中供養其他的生物,讓食物鏈上層的動物能夠生存,了解保育蝸牛的重要,進而體認棲地保育的觀念來保育蝸牛。
課程淺易,除了美美的照片,還有精彩的蝸牛生態影片,是個要讓人愛上”蝸牛”的基礎課程。
課程中還有身體力行的蝸牛體驗活動「蝸蝸爬行比賽」,穿上蝸牛裝體驗一下,仿效這群”沒骨氣”又無手的軟體動物,讓重重的殼背在背上爬行,才會了解這些構造與人身的差異,想當隻蝸牛也不是件容易的事。
【活動日期】九月份自訂(為配合申請單位的時間,報名時請填寫欲舉辦日期,主辦單位會在收到報名通知後協調時間)
【課程時間】兩節課(學校)、兩小時(團體)
【申請對象】1.國小中年級以上學校或班級 (不含國中與高中),人數限制100人以下。
2.有蝸牛解說需求,或需舉辦環教課程、 保育教育推廣活動的團體(含社區)
【錄取單位數】4個 (正取4個 備取4個單位)
【注意】主辦單位將依據報名欄位中 "報名原因"說明,與可配合舉辦時間,錄取4名報名團體,本單位保有最後錄取權利。
【活動地點】服務到家,至申請單位舉辦
【主要講師】謝伯娟
【報名前請先了解一下】由於這是個蝸牛歡樂基礎課程,請斟酌上課團體的參與性,通常國小學生對各式動物充滿好奇,也十分能參與活動,所以我們將學校名額留給國小,並希望這是個可以延續的課程,所以申請老師需要全程參與實習,以後能再跟更多學生講蝸牛的課程。其他非學校的申請單位,請根據需求申請,請在報名網頁填寫申請目的(約200字)。
【台灣蝸牛S的家族介紹】台灣蝸牛分類課程。
【課程介紹】
對很多人來說,蝸牛是既熟悉又陌生的動物,知道那個型體長像是蝸牛,但要再細分就叫不出名字了,有時想要認識,但對了圖鑑卻不知道是哪一種,這些困擾對蝸牛分類來說是很常發生的事。
臺灣大約有三百多種(含亞種)的蝸牛,除了常見的大型外來種非洲大蝸牛外,還有很多原生的種類,要觀察到蝸牛的機會也很高。
這個課程主要介紹臺灣所分佈的蝸牛種類,並解說各科 (或類群)的分類特徵與分類方式,從高階的分類到種間的鑑識方法,再結合地理分布的資訊,讓「認蝸牛」不再是困惑的生態觀察。課程中也會有實體蝸牛標本供學員比對,實際感受圖鑑與實體大小的差距。現場也會教學蝸牛拍攝的技巧,不管是用手機、數位相機拍攝,只有正確的拍攝角度才有助於蝸牛的鑑識。
課堂中並介紹網路社團「蝸蝸園—臺灣陸生蝸牛交流園地」的利用,以及教導正確上傳蝸牛照片的方式,有效的蝸牛資訊上傳,更有助於台灣蝸牛在分佈上的研究。
【活動日期】十月份自訂(為配合申請單位的時間,報名時請填寫欲舉辦日期,主辦單位會在收到報名通知後協調時間)
【課程時間】兩小時
【申請對象】1.對蝸牛分類有興趣的單位或團體。(人數10人以上,50人以下)
2.有蝸牛相調查需求的單位或團體。(人數10人以上,50人以下)
【錄取單位數】4個 (正取4個 備取4個單位)
【注意】主辦單位將依據報名欄位中 "報名原因"說明,與可配合舉辦時間,錄取4名報名團體,本單位保有最後錄取權利。
【活動地點】服務到家,至申請單位舉辦
【主要講師】謝伯娟、蔡奇立
【報名前請先了解一下】由於這是個蝸牛進階分類課程,主要想要協助申請單位對蝸牛的分類與鑑識,也希望能幫助一些地區性對蝸牛有興趣的民眾,在生態觀察上能更正確的鑑識蝸牛。如果是FB社團「蝸蝸園—臺灣陸生蝸牛交流園地」的蝸友,各地區只要是十人以上,有場地舉辦,也歡迎申請,希望可以增加社團內蝸牛的調查資訊來源 (就當是我們的正式網聚教學活動吧)。
【台灣蝸牛S的研究調查實作】台灣蝸牛進階實作課程。
【課程介紹】
這是一個蝸牛相調查實作訓練課程,希望協助對蝸牛研究有興趣的學員。蝸牛的採集、記錄、飼養、標本製作、解剖、DNA分析,都是蝸牛分類研究的基礎工作,而種類的鑑定也是地區動物相調查的基礎項目之一。本課程將提供一個實作環境,從尋找蝸牛開始,將帶領學員到野外尋找各式蝸牛的蹤跡,學習死殼與活體標本採集,再至實驗室飼養與觀察,並學習蝸牛標本的測量與記錄、殼標本的製作、酒精標本的製作、標本的收藏、標準蝸牛標本的拍攝與鑑定、軟體的解剖繪製與拍攝,並將資料登錄到網路資料庫中。課程中也會講解DNA親緣分析方式,雖然無法讓學員實作這部分,但也可以讓學員了解現今蝸牛分類的其他分子生物學方式。這是個動手練習蝸牛採集、收藏與保存的實驗課程。
【活動日期】十月四日
【課程時間】Am10:00~Pm4:00
【申請對象】1.對蝸牛分類研究有興趣的個人。(人數10人以上通知開班)
【活動地點】集集特有生物研究保育中心
【主要講師】謝伯娟、蔡奇立
【報名前請先了解一下】由於這是個蝸牛分類實作課程,主要想要幫助對蝸牛分類研究有興趣與需要的個人,希望是在校學生(有實驗需求或日後有可能從事相關研究工作)、或研究室人員與生態調查人員(需要執行動物相調查) 。一般民眾如果對蝸牛研究有濃厚興趣的歡迎參加,但希望日後可以在蝸牛標本收藏與資料庫登錄上有所貢獻。
2016/12。台灣扁蝸牛科檢索表
參加活動之贈品或填報數量寄送。
臺灣生命大百科
《樓頂揪樓下,厝邊揪隔壁》
臺灣生命大百科將舉辦2016第一場的工作坊
特別邀請到
植物科普解說達人 - 楊智凱 <臺灣民族植物圖鑑、櫟足之地 作者>
蝸牛姊姊 - 謝伯娟 <臺灣蝸牛圖鑑 作者>
生態攝影達人- 白欽源 <生態攝影部落客>
自然觀察達人- 黃仕傑 <昆蟲臉書、帶著孩子玩自然 作者>
分享有趣又精采的各種主題
歡迎對生物類群有興趣的愛好者一起來
2016.01.25 我們中興大學見^^
PS: 與 2016 動物行為暨生態研討會共同舉辦
【課程介紹】
一、蝸蝸樂工作坊 (基礎介紹、鑑識、調查與採集訓練) (5場次)
二、蝸牛S的秘密生活與臺灣蝸牛家族介紹 (合計5場次)
【主辦單位】
中華自然資源保育協會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特有生物研究保育中心
ps. 每年[蝸臺瘋]都會受颱風影響(一定會有幾場延期),今年就隨緣吧...
本次工作坊除了蝸牛知識傳授外,還有許多應用與實作,像是蝸牛的飼養、標本的製作、蝸牛殼的保存、標本紀錄卡的填寫等等,雖然課程上可能塞不下所有的細節,但是我們現場仍會展示給學員看,所以會有一個空間展示目前飼養的活體蝸牛,與各類的蝸牛標本,我們也會在現場為大家解答蝸牛飼養、標本保存的問題。
除此之外,為了加強大家對蝸牛的照相技巧,讓大家PO的蝸照美輪美奐又能辨識,也特請攝影專家現場教學,如有相機的蝸友也可以帶來現場互相交流喔。
我們常跟蝸牛不期而遇,有時是在郊野散步的路上,有時是在廚房裡(驚?)。看到的蝸牛,比對圖鑑,大約會知道是那個類群的蝸牛 (不知道的更要來上課喔),台灣蝸牛三十六科,每個科(或是有些屬) 都有明顯的特徵,像是"煙管蝸牛科"細細長長都是左旋,十分好辨認。這次的工作坊,我們選了四個常見或是容易有疑問的蝸牛類群,讓學員們了解蝸牛的分類方式外,更引領學員進入蝸牛的分類領域。
因為時間的限制,本次工作坊不能涵蓋所有的蝸牛類群,但我們希望這個初階分類的課程是個引子,能教導蝸牛鑑識的方式,進而應用到其他類群的蝸牛上。
如果蝸友們有分類上的問題,或是標本需要協助鑑定,也可以在這次的工作坊中提出,甚至帶標本來分享,大家可以一起討論學習。活動中,我們也會提供各類蝸牛標本讓學員實物比對,增加蝸牛分類功力值喔。
[廣告] 蝸蝸樂工作坊--蝸牛應用篇(一) 工作坊的課程安排除了學習蝸牛的各項知識外,也特別安排一節課介紹台灣的蝸牛產業。因為一次的節目錄影結識了"小品蝸牛生技公司"的詹先生,才知道台灣蝸牛產業的蓬勃與發展,他們經營的項目從蝸牛養殖、收購、取肉、加工、販售肉品、直營餐廳料理外,更包含最夯的生技產業蝸牛黏液萃取、純化、販售純液、製作成美妝產品等等,甚至成立台灣唯一的蝸牛產銷班,企業也觸及海峽兩岸各地。工作坊當天詹先生會跟我們分享他們成立的點滴,我們也可以直接提問對這些產品的所有好奇,甚至品嘗他們的蝸牛料理,體驗蝸牛黏液的護膚功效。
這次工作坊特,別請到 彰化縣溪州鄉水尾國小 師生來分享他們今年的科展作品---自然界的『魯班公』—白玉蝸牛螺殼修補能力的研究。
想起當初他們小小學生卻很有志氣的想研究蝸牛黏液的修補能力,後來被蔡學長勸說研究殼的修補,一路走來這群小朋友真的很認真的在實驗上。研究期間去看了幾次,也給了些建議,最後的結果讓人驚艷。也恭喜他們獲得進入國小科展全國競賽的資格。
以下節錄他們的報告結論,希望容易觀察的蝸牛,可以成為許多小學生研究的對象。
研究結論:
一、白玉蝸牛在受傷後,外套膜會先製造一層薄膜,材質類似休眠時的結膜,主要是用來隔絕內部軟體與外界環境的接觸,減少感染的可能,接著由內自外分泌碳酸鈣修補破損。
二、白玉蝸牛對殼上不同位置的修補速度不盡相同,內臟器官所在的次體螺層修補速度會高於腹足所在的體螺層,而外套膜覆蓋不到的殼頂如果破損時,將無法修復。
三、白玉蝸牛在受傷前後的攝食行為會明顯發生改變,蝸牛會選擇進食對修補殼有幫助的食物。
四、在白玉蝸牛的食物中添加鈣粉,可以幫助修補。
五、在白玉蝸牛殼破損處貼上透氣膠帶,不會對蝸牛造成不良影響,更可以提高修補率,修補後的傷口也較為平整。
六、白玉蝸牛雖然是群居動物,但在受傷的蝸牛旁放入健康的蝸牛一起生活,對修補並沒有幫助。
七、白玉蝸牛在次體螺層受傷之後,在同樣的位置再受傷一次,修補的速度變快,為第一次受傷的1-3倍。
【活動簡介】
蝸牛是種常見的動物,不管是隨意在公園散步,或是認真的野外生態觀察,很容易發現牠們的身影。在台灣蝸牛的種類豐富,約有329種(含亞種)之多,但是一般人常常只認得“非洲大蝸牛”一種,對於其他種類的蝸牛卻不熟悉。有鑑於此,為讓大家了解蝸牛的基本知識、種類的分類方式、鑑定蝸牛的基本影像要求、蝸牛殼的保存方式、拍攝蝸牛的攝影技巧等等,並如何應用在環境保育教育上,特別舉辦蝸牛保育教育工作坊,讓大家對這微小又重要的動物有更深一層的了解。
※工作坊內容包括:
1. 有關蝸牛的基本相關知識、環境保育教育上的應用;
2. 台灣常見蝸牛的分類介紹;
3. 蝸牛採集、調查、飼養、鑑定、標本製作、攝影等等的教學;
4. 蝸牛研究的分享,與蝸牛養殖業者在產界經營的分享;
【活動地點】特有生物研究保育中心 (保育教育館研習教室)
【參加對象】:對蝸牛有興趣的民眾 (如學校教師、公部門、非營利組織等)
※特別歡迎下列單位參加
1. 需要執行動物相調查計畫(含陸生軟體動物相)之研究團體或單位。
2. 各實施環境教育計畫與推廣人員。
【報名與錄取】
即日起至4月30日止,採網路報名
報名錄取者將會收到E-mail通知確認。
【指導單位】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林務局
【主辦單位】行政院農業委員會特有生物研究保育中心
中華自然資源保育協會
台北市立教育大學
靜宜大學生態人文學系
【課程內容】
時間 課程單元
09:30-10:00 報到
10:00-10:10 大蝸牛的鼓勵 : 長官的祝福, 開場引言 謝伯娟/蔡奇立
10:10-11:00 蝸牛漫談篇 : (陳文德) (謝伯娟)
文學、環境與蝸牛:蝸牛基本知識,形態、構造、
生活史、生態與棲息環境
台灣蝸牛圖鑑的使用介紹。
蝸牛在生物多樣性保育教育上的應用。
11:00-11:10 休息 喝口水上個廁所休息一下!
11:00-12:00 蝸牛分類初階篇(一) (黃重期) ( 蔡奇立)
台灣蝸牛簡介:芝麻蝸牛科
台灣蝸牛簡介:蛞蝓
12:00-13:30 合照、午餐 影片欣賞「蝸牛與鈍頭蛇」
(徐建國導演親臨分享)
13:30-14:20 蝸牛分類初階篇(二) (吳書平)
台灣蝸牛簡介:扁蝸牛科
台灣蝸牛簡介:南亞蝸牛科
14:20-14:30 休息 喝口水上個廁所休息一下!
14:30-15:20 蝸牛資料庫建置與攝影記錄 (林旭宏) (施禮正)
蝸牛資料庫建置規畫
蝸牛乾溼標本製作、拍攝。
活體蝸牛生態攝影教學。
16:00-17:00 蝸牛的應用
蝸牛養殖業者的產界經驗分享 (羅暐勛)
科展成果分享—蝸牛殼的修補探討 (吳建儒)
17:00-18:00 綜合討論 蝸牛意見交流 (所有講師)
【活動聯絡人員】蔡奇立
【聯絡信箱】tcl@tesri.gov.tw
【活動注意事項】 為愛護地球,減少垃圾,請自備餐具與飲用水壺 (現場會提供玻璃杯與不鏽鋼筷。
【主辦單位】
中華自然資源保育協會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特有生物研究保育中心
【指導單位】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林務局
【聯絡信箱】
cnrc007@gmail.com
【課程介紹】
這是一個認識蝸牛的初階課程,包含蝸牛各部身體構造解說,像是眼、耳、口、鼻、軟體的身體檢查,介紹蝸牛的食、衣、住、行、育樂(?)等生活,也介紹蝸牛的吃、喝、拉撒、睡等行為。除了這些蝸牛基本知識大解密外,課程中也會解說蝸牛的生態重要性,吃與被吃是蝸牛在自然界的角色,如何利用吃與排泄,來循環環境中的營養物質;又如何在被吃中供養其他的生物,讓食物鏈上層的動物能夠生存,了解保育蝸牛的重要,進而體認棲地保育的觀念來保育蝸牛。
課程淺易,除了美美的照片,還有精彩的蝸牛生態影片,是個要讓人愛上”蝸牛”的基礎課程。
課程中還有身體力行的蝸牛體驗活動「蝸蝸爬行比賽」,穿上蝸牛裝體驗一下,仿效這群”沒骨氣”又無手的軟體動物,讓重重的殼背在背上爬行,才會了解這些構造與人身的差異,想當隻蝸牛也不是件容易的事。
【活動日期】十月份自訂
(為配合申請單位的時間,報名時請填寫欲舉辦日期,
主辦單位會在收到報名通知後協調時間)
【課程時間】兩節課(學校)、兩小時(團體)
【申請對象】1.國小中年級以上學校或班級 (不含國中與高中),
人數限制100人以下。
2.有蝸牛解說需求,或需舉辦環教課程、
保育教育推廣活動的團體(含社區)
【錄取單位數】5個 (正取5個 備取2個單位)
【注意】主辦單位將依據報名欄位中
"報名原因"說明,與可配合舉辦時間,錄取5名報名團體,本單位保有最後錄取權利。
【活動地點】服務到家,至申請單位舉辦
【主要講師】謝伯娟
【報名前請先了解一下】由於這是個蝸牛歡樂基礎課程,請斟酌上課團體的參與性,通常國小學生對各式動物充滿好奇,也十分能參與活動,所以我們將學校名額留給國小,並希望這是個可以延續的課程,所以申請老師需要全程參與實習,以後能再跟更多學生講蝸牛的課程。其他非學校的申請單位,請根據需求申請,在報名網頁填寫申請目的(約200字)。
【報名網頁】
http://goo.gl/forms/zTrJa9LNj0
台灣蝸牛S的家族介紹
課程2-2【台灣蝸牛S的家族介紹】台灣蝸牛分類課程。
【課程介紹】
對很多人來說,蝸牛是既熟悉又陌生的動物,知道那個型體長像是蝸牛,但要再細分就叫不出名字了,有時想要認識,但對了圖鑑卻不知道是哪一種,這些困擾對蝸牛分類來說是很常發生的事。
臺灣大約有三百多種(含亞種)的蝸牛,除了常見的大型外來種非洲大蝸牛外,還有很多原生的種類,要觀察到蝸牛的機會也很高。
這個課程主要介紹臺灣所分佈的蝸牛種類,並解說各科 (或類群)的分類特徵與分類方式,從高階的分類到種間的鑑識方法,再結合地理分布的資訊,讓「認蝸牛」不再是困惑的生態觀察。課程中也會有實體蝸牛標本供學員比對,實際感受圖鑑與實體大小的差距。現場也會教學蝸牛拍攝的技巧,不管是用手機、數位相機拍攝,只有正確的拍攝角度才有助於蝸牛的鑑識。
課堂中並介紹網路社團「蝸蝸園—臺灣陸生蝸牛交流園地」的利用,以及教導正確上傳蝸牛照片的方式,有效的蝸牛資訊上傳,更有助於台灣蝸牛在分佈上的研究。
【活動日期】十月份自訂
(為配合申請單位的時間,報名時請填寫欲舉辦日期,
主辦單位會在收到報名通知後協調時間)
【課程時間】兩小時
【申請對象】1.對蝸牛分類有興趣的單位或團體。(人數10人以上,50人以下)
2.有蝸牛相調查需求的單位或團體。(人數10人以上,50人以下)
【活動地點】服務到家,至申請單位舉辦
【主要講師】謝伯娟、蔡奇立
【報名前請先了解一下】由於這是個蝸牛進階分類課程,主要想要協助申請單位對蝸牛的分類與鑑識,也希望能幫助一些地區性對蝸牛有興趣的民眾,在生態觀察上能更正確的鑑識蝸牛。
【報名網頁】
http://goo.gl/forms/zTrJa9LNj0
今年的活動公告,名額有限,請把握機會。
關於社團的工作坊,由於重要管理員生小蝸牛去了,將會延至十月份舉辦,敬請見諒。
一、 蝸蝸園志工培訓工作坊 (4場次)
二、 蝸牛S的秘密生活(10場次)
臺灣蝸牛瘋狂推廣活動
一、蝸蝸園志工培訓工作坊 (基礎介紹、鑑識、調查與採集訓練) (4場次)
二、蝸牛S的秘密生活(10場次)活動介紹
蝸牛是種常見的動物,不管是隨意在公園散步,或是認真的野外生態觀察,很容易發現牠們的身影。在台灣蝸牛的種類豐富,約有329種(含亞種)之多,但是一般人常常只認得“非洲大蝸牛”一種,對於其他種類的蝸牛卻不熟悉。有鑑於此,為讓大家了解蝸牛的基本知識、種類的分類方式、鑑定蝸牛的基本影像要求、蝸牛殼的保存方式、拍攝蝸牛的攝影技巧等等,並如何應用在公民科學、環境保育教育上,特別舉辦蝸蝸樂-臺灣蝸牛推廣活動,讓大家對這微小又重要的動物有更深一層的了解。
課程1【蝸蝸園志工培訓工作坊】
課程2【蝸牛S的秘密生活】蝸牛初階入門課程。
【主辦單位】中華自然資源保育協會、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特有生物研究保育中心、
【指導單位】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林務局
【報名網址】https://goo.gl/forms/nwroqzfnZijaNgEg1
蝸蝸樂工作坊
【課程簡介】
針對網路社團【蝸蝸園-臺灣陸生蝸牛交流園地】社員舉辦培訓活動,增加社員利用網路平台,記錄生活週圍所發現的蝸牛,除了協助物種記錄外,更利用影音的分享,了解蝸牛的科普知識,以傳播蝸牛保育的觀念。
※工作坊內容包括:
1. 有關蝸牛的相關基礎知識介紹;
2. 人與蝸牛;
3. 蝸牛在公民科學與環境保育教育上的應用;
4. 台灣常見蝸牛的分類介紹;
5. 蝸牛採集、調查、飼養、鑑定、標本製作、攝影等等的教學;
※特別歡迎下列單位參加
1. 需要執行動物相調查計畫(含陸生軟體動物相)之研究團體或單位。
2. 實施環境教育計畫與推廣自然保育相關單位。
【舉辦場次】4場次
【舉辦方式】舉辦時間與地點將配合協辦單位實施,舉辦方式與課程細節,也會配合舉辦單位策劃。
【報名與錄取】
■ 即日起至9月10日止,採網路報名。
報名錄取者將會收到E-mail通知確認,並進一步討論活動相關細節。
■ 錄取單位數:4個 (正取4個 備取2個單位)
■ 注意:主辦單位將依據報名欄位中 "報名原因"說明,與可配合舉辦時間,錄取4名報名團體,本單位保有最後錄取權利。
■ 活動地點:服務到家,至申請單位舉辦
蝸牛S的秘密生活
課程2-1【蝸牛S的秘密生活】蝸牛初階入門課程。
【課程介紹】
這是一個認識蝸牛的初階課程,包含蝸牛各部身體構造解說,像是眼、耳、口、鼻、軟體的身體檢查,介紹蝸牛的食、衣、住、行、育樂(?)等生活,也介紹蝸牛的吃、喝、拉撒、睡等行為。除了這些蝸牛基本知識大解密外,課程中也會解說蝸牛的生態重要性,吃與被吃是蝸牛在自然界的角色,如何利用吃與排泄,來循環環境中的營養物質;又如何在被吃中供養其他的生物,讓食物鏈上層的動物能夠生存,了解保育蝸牛的重要,進而體認棲地保育的觀念來保育蝸牛。
課程淺易,除了美美的照片,還有精彩的蝸牛生態影片,是個要讓人愛上”蝸牛”的基礎課程。
課程中還有身體力行的蝸牛體驗活動「蝸蝸爬行比賽」,穿上蝸牛裝體驗一下,仿效這群”沒骨氣”又無手的軟體動物,讓重重的殼背在背上爬行,才會了解這些構造與人身的差異,想當隻蝸牛也不是件容易的事。
(為配合申請單位的時間,報名時請填寫欲舉辦日期,
主辦單位會在收到報名通知後協調時間)
【課程時間】兩節課(學校)、兩小時(團體)
【申請對象】1.國小中年級以上學校或班級 (不含國中與高中),人數限制100人以下。
2.有蝸牛解說需求,或需舉辦環教課程、
保育教育推廣活動的團體(含社區)
【報名與錄取】
l 即日起至9月10日止,採網路報名。
l
報名錄取者將會收到E-mail通知確認,並進一步討論活動相關細節。
【錄取單位數】10個 (正取10個 備取2個單位)
【注意】主辦單位將依據報名欄位中
"報名原因"說明,與可配合舉辦時間,錄取5名報名團體,本單位保有最後錄取權利。
【活動地點】服務到家,至申請單位舉辦
【報名前請先了解一下】由於這是個蝸牛歡樂基礎課程,請斟酌上課團體的參與性,通常國小學生對各式動物充滿好奇,也十分能參與活動,所以我們將學校名額留給國小,並希望這是個可以延續的課程,所以申請老師需要全程參與實習,以後能再跟更多學生講蝸牛的課程。其他非學校的申請單位,請根據需求申請,請在報名網頁填寫申請目的(約200字)。
千呼萬喚終於出來 (管理員小蝸牛都生了),大家有機會可以見見面、交流交流蝸友們的心得感想,今年的社團工作坊,我們仍走實作路線,對於大家蒐集的蝸牛殼、甚至蝸牛標本的保存與製作,現場實作教學,教大家如何妥善保存製作標本,有助於日後蝸牛鑑識、自然教學、觀察的使用。
做好做滿做實,11/27 (日),這天大家會親手操作
當然一般的標本保存方式也會交代
還有最新的社團動態與資料蒐集現況也會跟大家報告
期待跟大家見面
報名頁資訊
網路社團「蝸蝸園-台灣陸生蝸牛交流園地」已有三千多名蝸友,透過蝸友的分享與紀錄,已累積相當豐富的資料。
許多蝸友更會撿拾蝸牛殼或採集蝸牛做為觀察紀錄標本,為了讓蝸友更了解蝸牛標本的製作與保存,特舉辦本次增能工作坊,教導蝸友如何保存標本,有效利用蝸牛標本在自然觀察、解說教學上。
日期: 105年11月27日(日)
地點: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特有生物研究保育中心
時間: AM09:30-16:30
課程內容
09:00-09:30 相見歡----報到
09:30-10:00 總共多少寶、大家來獻寶-----蝸蝸園社團資料整理報告與蝸友標本分享
10:00-15:00 做好做滿做實----齒舌玻片標本製作、水晶膠模型製作 (12:00-13:00 中場休息吃飯)
所有材料均由主辦單位提供
指導單位: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林務局
主辦單位: 行政院農委會特有生物研究保育中心、中華自然資源保育協會
【報名與錄取】
即日起至11月20日止,採網路報名。
報名錄取者將會收到E-mail通知確認。
錄取人數:30個 (正取30個 備取5個單位)
活動地點:行政院農業委員會特有生物研究保育中心 研究大樓的第一會議室
主要講師:陳志勇、蔡奇立、謝伯娟
[廣告]
有些人的通知信退回來了,我留言在這邊希望大家能看到,有蝸友臨時不能來,多了二個名額,再開放報名
很高興通知大家錄取11/27(日) 工作坊
期待那天與各位蝸友相見。
也希望本次增能工作坊,可以讓大家了解部分蝸牛標本的製作與保存。
工作坊預計9:00開始報到,9:30正式課程。
課程內容
09:00-09:30 相見歡----報到
09:30-10:00 總共多少寶、大家來獻寶-----蝸蝸園社團資料整理報告與蝸友標本分享
10:00-15:00 做好做滿做實----齒舌玻片標本製作、水晶膠模型製作 (12:00-13:00 中場休息吃飯)
由於南投集集路途遙遠,勞煩各位蝸友交通小心。
活動地點位於:行政院農業委員會特有生物研究保育中心 研究大樓的第一會議室
進入特生中心會有指標指引,請由研究中心大樓正門進入。
另,為響應節約能源、減少垃圾,請攜帶個人餐具 (筷子與水杯)
工作坊午餐將不提供免洗筷 (如果真的忘記帶,我們還是會想辦法的啦)
如有任何問題,或最後不克前來,煩請11/20前回信通知,
我們非常期待與各位相見,但如果不能相見,也請將名額留給別位蝸友
謝謝您的報名
報名頁
網路社團「蝸蝸園-台灣陸生蝸牛交流園地」已有三千多名蝸友,透過蝸友的分享與紀錄,已累積相當豐富的資料。
許多蝸友更會撿拾蝸牛殼或採集蝸牛做為觀察紀錄標本,為了讓蝸友更了解蝸牛標本的製作與保存,特舉辦本次增能工作坊,教導蝸友如何保存標本,有效利用蝸牛標本在自然觀察、解說教學上。
日期: 105年11月27日(日)
地點: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特有生物研究保育中心
時間: AM09:30-16:30
課程內容
09:00-09:30 相見歡----報到
09:30-10:00 總共多少寶、大家來獻寶-----蝸蝸園社團資料整理報告與蝸友標本分享
10:00-15:00 做好做滿做實----齒舌玻片標本製作、水晶膠模型製作 (12:00-13:00 中場休息吃飯)
所有材料均由主辦單位提供
指導單位: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林務局
主辦單位: 行政院農委會特有生物研究保育中心、中華自然資源保育協會
【報名與錄取】
即日起至11月20日止,採網路報名。
報名錄取者將會收到E-mail通知確認。
錄取人數:30個 (正取30個 備取5個單位)
活動地點:行政院農業委員會特有生物研究保育中心 研究大樓的第一會議室
主要講師:陳志勇、蔡奇立、謝伯娟
-
- 宜蘭縣政府/縣政資訊。日期:98-03-25 聯絡人: 聯絡資訊:
蝸牛是世界上分布相當廣泛的生物,全世界計有三萬多種,其中有三百多種分布在臺灣各個角落,2009宜蘭綠色博覽會設置的蝸牛館,蒐集了兩百多種蝸牛的活體與標本展示。在國內較少有蝸牛的專門展示館,想要了解蝸牛的生態,不必到國外,來一趟綠博參觀蝸牛館就對了。
有別於大家在田間、菜園裡較常見的非洲大蝸牛,絕大多數的蝸牛,體型相當小,即使放在眼前,大家也很難察覺牠們的存在,生活在臺灣的三百多種蝸牛當中,有70%就是這種有如芝麻綠豆大小的蝸牛,為了讓民眾近距離觀察這些微小蝸牛的模樣,園區還在這些小蝸牛的標本前,設置了放大鏡,並且在圖板上繪出牠們放大的圖案,附上比例尺,供參觀民眾對照。
蝸牛館展品當中比較特殊的,有被稱為「左撇子」的臺灣紡錘煙斗蝸牛,絕大多數蝸牛殼上的螺紋都是向右旋轉,如果拿臺灣紡錘煙斗蝸牛開口面向自己,就可以發現牠的殼紋是逆向的向左旋轉,還有殼的邊緣有長睫毛的臺灣盾蝸牛,也比較不常見。
除了有殼的蝸牛,還有被稱為無殼蝸牛的蛞蝓,分布在陸域和海洋當中,有別於陸域生存的蝸牛大多色彩單調,在蝸牛館水族箱展示的海蛞蝓,色彩非常炫麗,在水中活動時,有如水中的舞者,其中血紅六鰓海蛞蝓,還被人加上「西班牙舞孃」的封號,游動時展現曼妙的舞姿。
在展館的一角,水族箱內展示有泛著黃色螢光的海蛞蝓,館方人員表示,這是在臺灣東北角海邊發現的新物種,還沒有正式命名,相當難得一見。
進入蝸牛館,遊客要跟隨蝸牛的速度,放慢腳步欣賞,才能體會展館的意境,為了維護展館的參觀品質與遊客安全,館方會視入園參觀的人潮情況,採取流量管制,讓進館參觀的遊客有更充裕的時間與空間,慢慢體會展館所強調的學習蝸牛「慢活與富足(腹足)」的生活意境。
蝸牛館館場陳素月指出,大部分的蝸牛是素食主義者,以綠色植物、腐植土維生,但也有肉食類的蝸牛,其中草包蝸牛就一點也不草包,牠們會攻擊其他小型的蝸牛,當成午餐。而蝸牛由於行動速度緩慢,處在相生相剋、物競天擇的自然界,這原本就是極其自然的事。不過行動緩慢的蝸牛,暴露在大自然中,更是處處危機,蛇、鳥類、臺灣獼猴都會把蝸牛當成美食佳餚,就連螢火蟲的幼蟲,都會把比牠更微小的蝸牛當成食物。
其實,蝸牛最大的天敵,就是人類,由於山林被大量砍伐、綠地變成了水泥叢林,蝸牛的棲息地日漸減少,加上農藥的大量使用,再再嚴重威脅蝸牛的生存。蝸牛的數量,可以說是地球生態環境的一項重要指標,如何維護自然生態的平衡,的確是大家應該深入省思的課題。
- 展覽簡介:由臺北動物園保育教育基金會精心策劃的「蝸臺瘋」蝸牛特展,用10隻直徑2公尺的大型蝸牛解說看板為您詳盡介紹蝸牛的形態、習性、生態等知識,帶您進入不可思議的蝸牛世界,還有30種活體生態展示,更要教您瘋狂愛上小小蝸牛...
- 展覽時間:2005.10.23-2006.01.31
- 展覽地點:臺北市立動物園圖書館迴廊(週一休館)
- 主辦單位:
- 財團法人臺北動物園保育教育基金會
- 臺北市立動物園
- 臺灣生物多樣性保育學會
- 遠流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 展覽主題:
- 遇見蝸牛百分百-不可思議的蝸牛世界解說展示
- 就是遇見蝸牛-30種臺灣常見蝸牛活體展示
- 特展網址:「蝸臺瘋」臺灣陸生軟體動物多樣性保育教育特展
最近更新:2010/4/27
由臺北動物園保育教育基金會精心策劃的「蝸臺瘋」蝸牛特展,用10隻直徑2公尺的大型蝸牛解說看板為您詳盡介紹蝸牛的形態、習性、生態等知識,帶您進入不可思議的蝸牛世界,還有30種活體生態展示,更要教您瘋狂愛上小小蝸牛...
[小世界新聞報導]蝸台瘋 認識陸生軟體動物動物園舉辦蝸牛爬行賽 寓教於樂 – 1843期
台北市立動物園即日起至明年一月底舉辦「蝸台瘋─台灣陸生軟體動物多樣性特展」,除三十種蝸牛及福壽螺活體外,每周日還有蝸牛爬行比賽,讓大人小孩穿上特製的蝸牛衣,一同體驗蝸牛的視野,並認識各種陸生軟體動物。台北動物園保育教育基金會秘書組組長張瓊文表示,台灣蝸牛的特有性非常強,但因為大部分的蝸牛小於一公分,又有外來種非洲大蝸牛的競爭問題,如果不是特別研究蝸牛的專家,很難注意到這麼多種類的蝸牛。展示時也有義工駐站解說,現場還有「DIY蝸牛卡片」,使參觀民眾對陸生軟體動物有更深一層了解,並落實生物多樣性的保育教育。台灣有兩百四十多種陸生軟體動物,其中超過百分之七十為台灣的特有種類,這樣豐富多樣的生物在台灣卻普遍不受到重視,實為憾事。張組長指出,過去國小自然科學教育要小朋友們養蠶寶寶,造成蛾破繭而出後,產下的卵被丟棄,這樣的教育學到的究竟是認識蠶寶寶的一生,還是教導了小朋友不必去負責任的態度?有些學校也會教小朋友養蝌蚪,可是變成青蛙後,會因為飼養上的困難度使大家隨意丟棄,造成統計動物分布上的錯誤。相較之下,蝸牛既好養又可靠人工飼育的方式保持台灣物種的多樣性,一舉兩得。
沖繩縣立博物館美術館蝸牛特展
本日(12/21)から博物館企画展「ゆる~い かたつむり展」が開幕しました。
展示されている「かたつむりリアルフィギュア」たちは殻は本物、体は樹脂で本物そっくりに造形したオリジナルフィギュアです!今にも動き出しそうな、かたつむりたちの生き生きとした表情は、一度見ると頭から離れません。
かたつむりリアルフィギュアの展示総数はなんと543点
この機会にゆる~く観察してみるのはいかがでしょうか
本展は観覧無料!来年2/15(火)まで開催。
企画展「ゆる~い かたつむり展 -かたつむりミュージアム ラセン館 巡回展-」
https://okimu.jp/userfiles/files/flyer_final.pdf
ラセンに秘められた沢山の不思議。
● かたつむりミュージアム ラセン館 沖縄初の巡回展!
「かたつむりミュージアム ラセン館」は、造形作家の河野夫妻とその賛同者によって2019年、京都府に設立された手作りの私設博物館。
そこに展示されているのは生きている様子を再現した「かたつむりリアルフィギュア」。
今にも動き出しそうな、かたつむり達の生き生きとした表情は、一度見ると頭から離れません。
● 博物館の困りごと...それは...
「かたつむり」のような陸産貝類をイキイキとした姿で展示できないこと。従来の陸産貝類標本は、殻のみの標本か、軟体部の縮んだ液浸標本くらいしかなく、生きている時の全体像がわかる資料は生体写真くらいしかありませんでした。
● そこで!かたつむりリアルフィギュア!
実物の殻に立体造形した軟体部を取り付けるという画期的な技法で制作された「かたつむりリアルフィギュア」。考案した河野 甲
氏は生きているときの様子をよく観察し、殻を透かして見える軟体部の模様までも緻密に再現しています。フィギュアたちは、かたつむりたちの素顔を表現した素晴らしい展示物となりました。
展覧会のみどころ
かたつむりミュージアム ラセン館 沖縄初の巡回展!
展覧会情報
会期 |
2021年12月21日(火) ~ 2022年02月15日(火) |
場所 |
特別展示室2 |
観覧料 |
無料
|
開館時間 |
9:00~18:00(金・土は20:00まで) ※入場は閉館の30分前まで |
休館日 |
毎週月曜日、年末年始、2021/1/11(火) ※ただし2021/1/10(月・祝)は開館 |
主催 |
沖縄県立博物館・美術館 |
共催 |
かたつむりミュージアム ラセン館 |
協力 |
橿原市昆虫館 / 公益財団法人 国際花と緑の博覧会記念協会 | | | | | | | | | |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